鐳洋快報
2025.08.01
鐳洋科技成功通聯夜鷹號 啟動新創追星8U物聯網立方衛星商轉部署
鐳洋科技與國家太空中心(TASA)合作開發的 3U 通訊立方衛星「夜鷹號(Nightjar)」已成功與地面站完成雙向通聯,並穩定接收自研通訊酬載訊號,技術成熟度(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, TRL)正式達到第八級,代表鐳洋自主系統已完成實地驗證,具備商業化部署條件。
此一成就,讓鐳洋成為台灣少數具備完整低軌通訊系統能力的民間企業,也象徵台灣本土技術在國際衛星供應鏈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為了支援任務,鐳洋也攜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,共同建置台灣首座由民間打造的 Ku 頻段地面站,確保通聯測試順利進行,為未來高頻應用與商業部署打下基礎。
此一成就,讓鐳洋成為台灣少數具備完整低軌通訊系統能力的民間企業,也象徵台灣本土技術在國際衛星供應鏈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夜鷹號:民間主導的低軌衛星通訊里程碑
夜鷹號是台灣少數由民間企業主導設計、研發並操作的低軌通訊衛星。這次任務成功,不僅僅是接收到衛星發出的 beacon 訊號,更完成了透過 Ku 頻段主動通訊酬載的雙向鏈路測試,展現鐳洋在高頻通訊設計、製造及操作的完整能力。為了支援任務,鐳洋也攜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,共同建置台灣首座由民間打造的 Ku 頻段地面站,確保通聯測試順利進行,為未來高頻應用與商業部署打下基礎。
下一階段:8U 物聯網立方衛星計畫
隨著夜鷹號的成功,鐳洋正式啟動下一階段「新創追星 8U 物聯網立方衛星計畫」,預計於 2025 年底至 2026 年間,透過 SpaceX Falcon 9 火箭陸續發射四顆 8U 衛星,打造星群通訊雛形,推動低軌衛星通訊的規模化與商業化。首顆 8U 衛星「黑鳶 1 號(Black Kite-1)」已完成嚴格的環境測試,進入發射準備階段;第二顆衛星的組裝作業也已展開。以創新驅動台灣低軌衛星未來
透過夜鷹號的成功驗證與 8U 星群計畫的展開,鐳洋科技正一步步將「從地面到太空」的願景轉化為現實,推動台灣低軌衛星通訊技術走向國際舞台。

返回列表